演講者:初一(10)班 毛子熙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以書潤心,與智同行。
蘇軾曾言:“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如花朵,散發絹絹墨香;書如熒火,放射盈盈微光;書如泉水,滋潤寸寸心田。讀書是精神的跋涉,在以書為伴的旅途中,我們總能遇見別樣的風景。
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肆不聞其臭。一個人的心靈若能得到書籍的浸潤,就能生出靈氣與色澤,就能使生命變得溫潤而有厚度。《平凡的世界》,讓我們明白無論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都要對生活心懷熱愛;《名人傳》,讓我們知道每個人成功的背后,是敢于直面困難的勇氣;《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發染書卷氣,指沾濃墨香,方成大家。千古風流人物,皆以書為友。古有曹操腹有清雅之書,胸有昂然之志,在滄海邊嘆得一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今有毛澤東博覽群書,心生感慨“欲與天公試比高”。他們都是以書潤心,抒壯志凌云。
正值美好年華的我們更應該有著“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覺悟,于書中品樂,在書中暢游,讓裊裊書香在思想中緩緩流淌。既然讀書這么重要,也有很多益處,那么我們如何做到堅持熱愛讀書呢?我認為:
首先,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可以在書案前多放一些書籍,以便能隨手拿起一本書來讀;也可以經常到學校的培才書屋或圖書館閱覽群書,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
其次,讀書要誦讀有方。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尤其是中國的經典名著,要以反復誦讀為主,有些篇章最好是能夠熟讀成誦。
最后,要把讀書與學習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讀書中體會百味人生,做到讀學相長,學以致用。因為,我們所讀的書最終都要回歸到生活。
讀書靠的是長期的積淀,堅持不懈的讀書。沒有書籍的滋潤,何來深厚的學養?何來成長為一個健全人格的人?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陽光”。
同學們,書并不是你炫耀的財富,而是精神世界之結晶。它是清酒,是新芽,是北極星,更是思想的沉淀。讓我們一起徜徉在美麗的培才園,熱愛讀書,以書潤心,與智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演講者簡介:
毛子熙,初一(10)班班長,校團委學生會干部。她品學兼優,性格開朗,愛好廣泛。曾榮獲湛江市百姓宣講電視大賽故事類銀獎,湛江市赤坎區宣講比賽一等獎,廣東省第二屆法制文化節普法小使者選拔賽三等獎,在湛江電視臺天才夢想秀主持人選拔賽中被評為“最佳小主持人”,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區優秀少先隊員、最美南粵少年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