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眼下,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開學以來,我們再次經歷線上教學。從復課以來同學們的學習狀態、學習成績來看,線上教學的效率明顯低于面對面教學,相當部分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同學,退步十分明顯。
在經歷了一周的線上教學、一周的國慶假期之后,我們各年級老師針對同學們當下的狀態做了一次專門的研討,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同學們恢復學習節奏,提高學習效率,彌補前段時間留下的學習漏洞。我們的老師不辭辛勞,甘愿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無償為同學們補習知識,輔導功課,令人感動。
從放松的狀態變回到緊張的學習,這個過程是辛苦的,這也是規律。但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便會慢慢恢復原來的節奏,回到原先的軌道上,這才是正常的生活,平常的日子。
但有些同學,在適應恢復的過程中未能堅持,未能靜心。學習遇到困難,不能自省,反而常常把自己的浮躁宣泄于身邊的同學老師,給班級管理帶來麻煩,給自己的成長增加障礙。
今天,我想借國旗下講話的機會,給這部分同學、給仍然沒有調整好學習狀態的同學,一些建議,一些勸誡。
學習是老師、學生相互“配合”的活動,雙方共同努力,才會有學生的良好發展。個別同學在出現學習滑坡之后,本應在老師的指導管教下努力跟上班級進度,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之上,但這些同學卻把自己因退步而生的焦慮、因懶散而生的浮躁,化作遷怒老師管理的戾氣,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轉而開始挑剔老師的管理,為自己的懶散拖延找借口。甚至,個別同學對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無償為同學輔導功課的無私奉獻行為出言不遜,令人心寒!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教學,我們老師的初心未改。一樣激情滿懷地默默耕耘著自己的“責任田”,一樣廢寢忘食,以無聲而堅定的行動應對著眼前的一個個挑戰,詮釋師者擔當。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能留住學生心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技術和顏值,而是師者的人格、內涵、思考和智慧。
同學們,成才,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軟榻上躺不出社會棟梁!請不要忘記我們進入校園、接受教育的初心。我們來到培才,帶著父母家人的期望,帶著自己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們來到培才,是要把自己培養成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我們培才的老師,深深地明白這樣的道理,我們有嚴格的校規,我們有細致的管理,我們用心用情陪伴一屆屆學子茁壯成長,目送他們走向名校,走向社會需要的崗位,做出了不起的貢獻。今天,我們依然用教育人的真誠面對校園里的你們,依然用最嚴格的管理、最深切的關愛呵護你們,我們相信你們也會像你們的師兄師姐一樣,經受得起考驗,蛻變化蝶,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自己,回報家人,回報老師,回報社會!
同學們,請自愛,請珍惜,珍惜那些對你好的人,他們原本可以不那么做的。請和老師們一起努力,不遷怒、不抱怨,只擁抱、只成長。不要做承受不起一點點的要求、承受不了一點點嚴格的軟弱的溫室花朵,要做默默努力、咬牙堅持的懸崖青松,理解老師的嚴格,理解老師嚴格的目的,爭分奪秒地成長,專心致志地向上、向光發展。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當我們擁有了心靈對心靈的尊重,才能構筑心橋,融匯心靈,才能激發內心的共鳴,在師生真誠情感交流的過程中,共同造就美好,成就未來。
時光匆匆,青春短暫,請把時間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與同學們共勉!
謝謝大家!